图为在吉利汽车配套公司制作车间内,工人在进行产品试模调试。通讯员 刘璃瓦 摄
初冬时节,走进位于观山湖区的混凝土生产企业——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,几栋封闭式的白色厂房外,树木环绕;厂区的道路上,洒水车正在作业,货车在清洁的路面上有序穿梭;办公室内,工作人员通过操作电脑,就可以完成混凝土生产作业线的动作指令……若时光倒退40年,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文勇或许不曾想过,混凝土产业还能走绿色发展的路子,能与大数据进行融合,生产的全部过程可实现全数字化。
开发建设18年来,观山湖区激流勇进、脚踏实地、创业创新,书写了属于这座年轻的新城区的光荣与梦想。凤凰涅槃需要经历阵痛,浴火重生迎来生机焕然,在时间的回旋中,这个年轻的建制区逐渐开辟出一条全新的产业蝶变之路。
“兴达兴于2008年注册成立,和其他传统的混凝土企业一样,厂区内可谓是‘料场露天堆放、尘土漫天飞扬’。”说到公司初建立时的光景,倪文勇感叹道,彼时,除了房地产市场逐步兴起之外,城区人烟稀少,配套设施还不完善,产业体系单一,一切都还处于起步阶段。
转变发生在2010年,观山湖区全力参与“三创一办”,投入6亿元资金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,景观提升、立面美化……逐步向生态文明城市靠拢。
作为曾经的污染企业,兴达兴同样以一种“壮士割腕”的决心,砸掉旧设备,安上全新环保装置,对原有落后的混凝土生产线及工艺做全面升级改造,实现了废料、废渣、废水等全部回收再利用。
实施绿色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后,粉尘不见了,绿色回来了,花园式工厂出现了。
“要绿色发展,升级设备是第一个任务。”倪文勇说,2016年,在观山湖区的支持和指导下,兴达兴对生产系统升级改造,通过优化生产流程、更新设备,建立全封闭式生产车间,“生产环节衔接更加紧密,生产效率逐步提升,资源利用率大幅度的提升。”
据了解,2017年到今年上半年,兴达兴累计消纳建筑垃圾70万吨、消纳工业粉煤灰5.6万吨、回收利用渣粉2.96万吨、生产固废1160.8吨,不仅保护了环境,同时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资源消耗。
兴达兴的转型升级只是观山湖区产业高质量发展“凤凰涅槃”的一个缩影。回忆起该区最初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,观山湖区金融办主任邱运慧说:“刚开始开发建设时,观山湖区实体企业几乎为零,直到2013年,观山湖区开始大力振兴实体经济,全力打造‘现代制造产业园’和‘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园’,相继签约了贵阳京东电商产业园、爱登保电梯(西南)生产基地、贵阳西南轻纺产业园(波司登)、贵州浙商现代制造产业园、贵阳美的物流园、苏宁物流、贵州陆航物流园等项目。”当年调入观山湖区工作的她,可说是见证了该区产业实现转型腾飞的亲历者。
“到2016年左右,在区委、区政府的强力推进下,观山湖区产业园区骨架路网基本建成,配套基础设施逐渐完备,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投入运营,贵阳吉利整车产业化项目全面开工建设,实体经济规模迅速扩大。”据她介绍,今年4月吉利汽车实现首车下线,待全面投产后年生产规模将达到30万辆,年产值达300亿元,可带动上下游就业4至6万人。
成本领先转为技术领先,劳动密集型产品向知识密集型、技术密集型、高的附加价值的产品转型…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观山湖区牢牢抓住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,不断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。
“目前,传统混凝土已不能够满足现代建筑业的需求。”倪文勇说,对于科学技术创新,兴达兴从没有停止过探索实践的步伐,“2015年,省市相继下发了相关文件,快速推进智能制造及‘互联网+’协同改造,公司也开始琢磨着进一步改造升级。”
几经探索,兴达兴通过将大数据与企业深层次地融合,打造出高性能混凝土信息化产业平台——砼智造,将研发、原材料管理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、质量控制等信息全面数据化、人工智能化,以互联网作为媒介,替代传统生产经营模式,建立国内首个混凝土大数据项目。通过砼智造平台在线条生产线人,产值从建立初期的几百万元,到今年已完成2亿元。
“不只是兴达兴,观山湖区这些年的经济活力,很大程度来源于驱动创新。”观山湖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朱明建说,贵阳大数据创新产业(技术)发展中心、大数据职业技术培训学院、创新型企业孵化器、观山湖电商发展中心等一批科创平台的建设,为全区创新企业的开花结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。
以科技赋能,成为企业界的共同选择,观山湖区数字化的经济的发展脉络日益清晰,为企业质效提升插上翅膀。
一组组坚实的数据,更增强了观山湖区的信心:截至去年底,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9.16亿元,是建区时的2.1倍,年均增长16%;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1.87亿元,是建区时的1.3倍,年均增长5.3%;财政总收入完成89.23亿元,是建区时的2.3倍,年均增长18.4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2.51亿元,是建区时的1.5倍,年均增长8.9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0.44亿元,是建区时的2.4倍,年均增长19.2%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16年,观山湖区在全省88个区县增比进位综合考核中位于城区方阵的第一名;2016年和2017年,该区连续两年荣获“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”称号;今年5月,全省首家现代服务产业试验区在观山湖区正式揭牌运营,是贵州省唯一省级现代服务产业试验区。
在贵州金融城,自2016年第一家金融机构入驻以来,已累计引进各类金融及金融服务机构300余家,成为全省金融业聚集发展区和大数据金融中心;在西南商贸城,自2014年投入运营以来,已入驻商户近1.7万户,日均人流量达10万余人次,并引进微软、英特尔、戴尔、阿里巴巴等大数据企业100余家,2017年大数据企业主管营业收入完成64亿元……
企业遍地生花,随之而来的,是政府提升服务效能,营商安商稳商,汇聚发展动力。
“开办企业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,有专人专员一对一跟踪服务,政务服务大厅内,增设窗口增加人员后,还开放了24小时自助服务厅……”提到观山湖区为优化营商环境所作出的努力,不少入驻企业纷纷点赞。
近年来,观山湖区紧紧围绕大数据、大金融、大会展、大商贸、大健康、大旅游和现代制造业“六大一制”和“一区六园”产业布局,进行精准招商,对企业组织“保姆式”的全方位服务,制定了《贵阳市观山湖区关于加快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》《观山湖区优化营商环境整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》《观山湖区重点产业项目遴选及用地供应管理办法》;拟定了《观山湖区大招商行动计划实施方案》《观山湖区“大招商”暨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》。通过政策、方案的制定和落实,不断简化企业入驻的审批手续、优化审批流程、提高政务服务水平、改进执政执法,努力提升和创新营商环境。
“观山湖区政府有担当有责任感,我们很愿意与之实现合作共赢。”在今年的观山湖区招商引资旅游推介会上,秒创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博如是说。
随着“放管服”改革的不断深化,观山湖区严格落实清单制度,清理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2310项,取消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83项。区政务服务大厅受理事项27.34万件,提前办结率达100%。
在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方面,全区公开各类信息1.5万余条;强化行政执法事中事后监管;对辖区内涉企经营服务和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规范清理,落实收费清单管理制度,提高收费政策透明度。
此外,观山湖区大力提高价格举报办理的时效性、痕迹性和规范性,区12358价格举报中心获得“全国12358价格监督管理平台业务工作基层先进单位”荣誉称号;加强税务系统服务改革,落实国地通办、税邮合作、实名办税,优化流程,为争创“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区”助力。
“客商投资看中的不单单是一座城市的区位、资源、发展优势,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是必不可少。”朱明建说,在“软环境”的不断驱动下,去年观山湖区固定资产投资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、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、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等指标,均排名全市前列,并再度荣膺“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”称号。
细数一路走来的18年,观山湖区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,向先进制造业为主的新城区转变,从农村城镇向生态型滨湖城区蝶变。
勇立潮头,奋楫扬帆,今天,这个年轻的行政区,还将在新时代的朝阳下,在高水平发展落实赶超的征程中,谱写新的辉煌。(记者 蔡婕)